本帖最后由 中國夢我的夢 于 2019-11-14 13:26 編輯
長三角媒體齊聚五千年文博園 觀摩大型實景光影劇《天仙配》
風從海上來,潮涌長三角。11月12日至13日,作為第十二屆安徽國際文化旅游節的重要活動之一,來自長三角三省一市的新聞媒體記者團走進安慶市太湖縣進行集中采訪,采訪團先后來到五千年文博園、安徽花亭潺水文化園,觀摩大型實景光影劇《天仙配新傳》,感受可看、可觸、可感的沉浸式震撼體驗,實地感受和體驗太湖縣豐富的旅游資源、深厚的歷史人文,宣傳推介太湖縣的文化旅游新業態,更好地促進太湖縣融入長三角文化和旅游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天仙配新傳》:點亮安徽夜游經濟
夜色中,在太湖縣五千年文博園十里畫廊景區的“清明上河圖”全實景古街上,萬家燈火如畫卷一樣徐徐展開,沿著古街湖邊的石板路,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演,觀眾沉浸在婉轉的唱腔、風聲、腳步聲、喃喃細語聲中,仿佛穿越回千年之前,過起了董永與七仙女“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的神仙眷侶生活。
長三角媒體齊聚五千年文博園,觀摩大型實景光影劇《天仙配新傳》
《天仙配新傳》突破性地將實景劇、音樂劇、光影劇合而為一,廣泛運用燈光、水效、全息、裸眼 3D 激光投影、3D 威亞、機械特效等國內頂級舞臺技術,為觀眾獻上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為一體的多維沉浸式巔峰體驗。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天仙配新傳》是黃梅戲經典劇目《天仙配》的新篇,由安徽出版集團聯合國內頂級策劃導演團隊匠心打造,全劇分為“思懷”、“重逢”、“天怒”、“歸鄉”四幕,跌宕起伏的劇情、經典《夫妻雙雙把家還》的曲調在四幕中以不同方式呈現,讓經典故事再獲新生。作為國內首創以經典黃梅戲為題材來源的實景光影劇,《天仙配新傳》來源于經典、突破于創新,于2019年 10月1日在太湖縣五千年文博園十里畫廊正式公演,一經推出立即受到全國各地游客的熱捧和稱贊,如今“一票難求”已成常態。
《天仙配新傳》正逐漸成為太湖縣的核心旅游產品,持續點亮安徽夜游經濟,必將成為安徽乃至全國文化與旅游融合、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新樣板,成為安徽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五千年文博園:東方文明的藝術殿堂
文旅融合帶來了更多動能,除了大型實景光影劇《天仙配新傳》以外,五千年文博園裸眼 5D 樓體激光秀《夢回晉熙》,也在往日巍峨寧靜的“狀元樓”震撼登場,內容為“戲·禪”,靈感來自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代表性元素“戲曲、禪宗”,并充分融入安慶當地特色地域文化,禪源太湖與戲曲黃梅交相輝映,賦予游客視覺和聽覺的雙重震撼!
長三角媒體齊聚五千年文博園,觀摩大型實景光影劇《天仙配新傳》
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夢回晉熙》以五千年文博園內的“狀元樓”為巨幅投影幕,通過畫面、顏色、光線變化賦予這一太湖縣“古老”而“現代”的建筑更多拓展、幻化的想像空間。由此,隨著史詩般的雄渾交響樂,展開一幕幕美輪美奐的精美畫面,極具視覺震撼力的三維影像從天而降,戲曲的人像與禪宗的標志從宏偉的樓體中“破墻而出”,虛實難辨地撲面而來。伴隨著成像在光影中自由穿梭,觀影者仿佛身臨其境。
據悉,五千年文博園位于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城區,處在滬渝高速太湖縣收費站高速路口,是以創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為目標打造的一座世界朝圣東方文明的藝術殿堂。該景區內含中國最大根雕藝術展館,獲吉尼斯世界之最紀錄的中國烙畫藝術館、滿漢全席天然奇石館、三百六十行青銅文化園、全景復制的清明上河圖文化園等多個不同門類的展館與百座人文景點,囊括了華夏五千年文明的精髓,現對外開放“一夢千年”和“十里畫廊”兩期,年接待游客數百萬人次。
花亭潺水文化園:助力太湖縣文旅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長三角新聞媒體采訪團還走進了位于太湖縣晉熙鎮的花亭潺水文化園,探尋花亭潺水背后的故事。
據介紹,安徽花亭潺水文化園是一家從飲用水加工到生態文化旅游、水文化博物館為一體的綜合型企業,以向消費者提供天然、健康、優質的好水和水文化科普為己任,堅持水源地灌裝,建有國內一流的花園式生產和體驗園區,擁有先進的瓶裝水24000瓶/小時全套生產線和全自動設備,確;ㄍや烊凰募兲烊、原生態、高品質,可年產瓶裝水600萬箱以上。
近年來,太湖縣全力打造花亭潺水文化園,一方面實現了極為優越的生態環境和天然水資源通過產業導入,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發揮消費扶貧對該縣集體經濟和貧困人口增收的輻射帶動作用;另一方面,繼而深入到花亭潺水文化園周邊及禪宗文化開發,打造文化旅游休閑勝地,助力該縣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張賢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