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
發揮支部堡壘作用 打造“雙減”“三心課堂”
減負是措施,提質是目的。新學期開學以來,桐城市教育系統各基層黨組織積極發揮支部堡壘作用,全面落實“五育并舉”黨的教育方針,把落實“雙減”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組織開展多樣化的活動,打造“三心課堂”工作新路徑,推動“雙減”在校園內外落地落細。 用紅色課堂培養“愛國心”。“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桐城市教育系統各基層黨組織充分利用地方紅色資源,以共建活動為載體,始終堅持“紅色”引領,統籌部署以紅色教育為主的課后服務活動。各校圍繞“扣好人生第一?圩印、青少年學黨史等活動,圍繞“九一八”等特殊節日組織青少年開展觀看紅色電影、紅色主題演講、紅色知識答題、到紅色教育基地開展實踐活動等,引導青少年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愛國心”。日前,在桐懷潛一大會議舊址紅色教育基地,來自孔城教育集團的25名青少年學生在學校黨支部組織下,沿著桐城革命史展廳長廊認真參觀文化墻上記載的革命斗爭史,聆聽革命英雄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和桐城人民為革命勝利作出的重大貢獻。今年秋季學期以來,全市15所學校320名學生參與了此項活動。 用實踐課堂弘揚“美德心”。“我家兩堵墻,前后百米長,德義中間走,禮讓站兩旁……”青磚黛瓦卵石路,禮讓文化代代傳。這學期開始的節假日桐城六尺巷迎來了不少的“小游客”。在“雙減”政策落實施的節假,學生的書面作業更多的是變成了實踐作業。結合“我是黨史宣講員”“六尺巷里話和諧”“文明創建我行動”等實踐活動,各基層黨支部向學生及家長發出倡議,呼吁家長和孩子一起積極規劃節假日安排,打卡地方文化名地,參與文明實踐活動,加強親子互動交流,培養青少年的社會美德和高尚品質。同時,在黨支部的號召下,在廣大黨員教師的帶領下,青少年利用課后服務時間開展“追尋桐城紅·我們來講述”短視頻拍攝、手繪環保宣傳作品、“變廢為寶”手工制作等活動已成為“潮流”。在桐城市首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評選中,北街小學的汪加倍、周安盈等6名學生獲獎;桐城市教育局獲“追尋桐城紅·我們來講述”短視頻征集大賽 優秀組織單位獎。 用興趣課堂激發“進取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學校課后服務水平是落實“雙減”政策的重要任務之一。該市各學校黨組織積極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深度挖掘校內外教師資源,在合理利用在職黨員教師的同時,充分利用退休老教師、老干部的“夕陽紅”余力,助力“雙減”政策落實。無論是在城區的實驗小學,還是在鄉村的大關教育集團,全市各校在黨支部的引領下,根據不同群體青少的興趣愛好,全市各校已有針對性的開發出個性閱讀、“五育”實踐教育、黃梅戲曲表演、人工智能機器人創意設計等40多種課后服務課程。 “人工智能機器人創意設計是我校一直以來在開展的科創活動,我們有3名黨員教師團隊專門負責此項活動;顒拥拈_展,對培養青少年創造性思維和實踐操作能力有很大推動作用,有利于激發青少年科學興趣,培養他們進取心,F在每天都有兩個小時的課后服務時間,可以讓更多的孩子參與進來!痹跂|關小學的創意實驗室,黨員教師 正帶領著孩子們正在認真的開展著人工智能機器人創意設計,學生們一個個興致滿滿地調試著機器、細數著每一條線路,不斷探索成功的路徑。(趙敏 何立春)
|